
散养土鸡怎么不下蛋呢
您好亲,有以下原因:1、受到惊吓不下蛋:一定要注意老鹰或者黄鼠狼,白天看见老鹰可以进行人工驱赶,晚上鸡回窝了要做相应的安全措施。2、天气太冷不下蛋:白天放鸡活动,晚上用塑料纸或者其他东西把鸡窝围起来。3、太瘦或者太肥不下蛋:平时要给鸡喂一定的粮食,但不能太多,如果粮食太多、太充足也会出现这种情况。【摘要】
散养土鸡怎么不下蛋呢【提问】
您好亲,有以下原因:1、受到惊吓不下蛋:一定要注意老鹰或者黄鼠狼,白天看见老鹰可以进行人工驱赶,晚上鸡回窝了要做相应的安全措施。2、天气太冷不下蛋:白天放鸡活动,晚上用塑料纸或者其他东西把鸡窝围起来。3、太瘦或者太肥不下蛋:平时要给鸡喂一定的粮食,但不能太多,如果粮食太多、太充足也会出现这种情况。【回答】
1、土鸡一般养殖108-114天左右就会产蛋。产蛋后1-2个月就会进入产蛋高峰期,产蛋高峰期间如果鸡的体质没有发生疾病,高峰期可以维持3-4月左右。一般到16个月左右就会被淘汰,也可以视产蛋量而定。2、在饲养土鸡时如果想要提高产蛋量,一定要定期打扫鸡舍,还要将鸡舍的温度保持在10-15°C左右,同时也要保证鸡舍里面有阳光。或者给鸡喂一些激素饲料,这样可以快速刺激卵泡再生,提高产蛋率。3、一定不能给土鸡只喂玉米,这样会很难提高它们的产蛋量,可以给它们适当的给喂一些大米、小米、小麦、米糠等食物,这样对于提高土鸡的产蛋量有比较大帮助。在饲养土鸡时,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点白酒或蜂蜜,这样也可以提高土鸡的产蛋量。还可以加入一些红辣椒,这样不光能提高土鸡的产蛋量还可以提高鸡蛋的质量。【回答】
散养土鸡如何提高产蛋
想让散养土鸡的产蛋量提高,可以采取剪冠法、补光法、断翅法以及补充营养这四种方法实现,在雏鸡出壳后,将雌性雏鸡的鸡冠剪掉,或者将雏鸡的翅膀从根部剪去,还要为母鸡提供高营养的饲料,并每天为其提供十四小时的光照。 散养土鸡怎么提高产蛋 1、剪冠法 散养土鸡提高产蛋量,可以采取剪冠的方法。在雏鸡出壳后可以区分公母时,将雌性雏鸡的鸡冠使用剪刀剪掉,然后进行养殖,就可以让产蛋量提高百分之四。 2、断翅法 想要提高散养土鸡的产蛋量,可以采取剪翅的方法。在雏鸡出壳后的二十四小时内,使用剪刀将雌性雏鸡的翅膀剪掉,然后使用烙铁熨烫止血,最后涂上紫药水消毒即可。 3、补光法 补充光照也能提高散养土鸡的产蛋量。对于刚进入产蛋期的母鸡,每天为其提供八小时的光照,并每周增加半小时光照,在母鸡进入高产期后,应该每天为其提供十四小时的光照。 4、补充营养 想让散养土鸡的产蛋量提高,可以在饲料中混合胡萝卜、菜籽饼、花生壳粉、红辣椒粉、石灰粉等材料,为母鸡补充营养,并为其提供雪水、茶水等水分,刺激鸡蛋的形成。
怎样散养土鸡
散养土鸡首先要选好养殖场地,搭建鸡舍,并提供运动场。由于是散养,不需要准备食槽,可以将食物投放到外面,让其自行采食,定时给盛水皿添水,保证水分充足。定期给鸡舍消毒杀菌,并及时注射疫苗,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。需要繁殖的话,需要准备育雏室,控制好温度和湿度,以便雏鸡能正常生长。 育雏期管理相当重要,严格按照不同日龄适合的温湿度,做好常规防疫和 管理,减少疾病对其采食量和生长速度的影响。散养土鸡虽然都放养在外面,但是有个遮风挡雨和栖息的场所也是非常重要的。 注意事项: 1、散养土鸡的良好伙食,农村鸡是不怎么喂食的,吃的得全靠自己丰衣足食,渴了来几口山泉水,妥妥的纯天然纯绿色食品。 2、散养土鸡还是鸡苗的时候不要散养,鸡苗是很脆弱的,尤其是第一个月一定要养在室内,而且室内要保证一定的温度,前两周温度在28-32℃为宜,温度如果不适合可能会诱发鸡苗的一些疾病。
如何散养土鸡?
1、鸡苗应选择对环境要求低、适应性广、抗病力强、活动量大、肉质上乘的土鸡苗。 2、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和空气新鲜,冬季注意保温和通风,环境温度以14~23℃为宜。 3、土鸡的饲养密度可稍大于肉鸡,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5只/m²,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/m²,直至过渡到常温。再进行转栏饲养。 4、适时开料给雏鸡第一次投料称为开料。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,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~36h。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。 5、尽早开水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。当雏鸡运到后,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(冬季尤其必要)让其自由饮水。